总台央视记者:昨天,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在布鲁塞尔举行,丁薛祥副总理率团出席。我们注意到,这是欧委会上周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初裁披露后,中欧之间举行的首个高层对话。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对话情况?此次对话是否有助于解决中欧之间围绕电动汽车的经贸摩擦?
林剑:6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会见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谢夫乔维奇,共同举行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
丁薛祥副总理表示,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欧盟领导人多次会晤,就加强中欧绿色转型合作达成许多共识。我们要共同落实好中欧领导人重要共识,推动绿色转型合作取得更加丰硕成果,巩固中欧关系稳定向好势头。中欧双方在绿色转型中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要有效发挥高层对话机制作用,求同存异,相向而行,保持环境与气候合作积极势头,深化中欧绿色伙伴关系。
丁薛祥副总理强调,电动汽车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志性产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典型的保护主义,不利于欧盟绿色转型,有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大局。希望欧方增强环境气候和经贸领域对华合作政策的一致性,避免因为经贸摩擦迟滞绿色转型的进程,避免设置绿色壁垒干扰正常经贸合作。双方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
谢夫乔维奇表示,欧方赞赏中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举措和明显成效,愿同中方深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领域合作,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欧方重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愿同中方通过对话妥处分歧。
韩联社记者:昨日,韩中外交安全对话在首尔举行。据韩国外交部新闻稿,在本次会议上,中方表示在半岛问题上的政策不变,愿继续为解决半岛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另外,中方还会见了韩国外长赵兑烈,表示希望朝俄交流能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请问中方是否表明了朝俄交流能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的立场?中方认为此次对话的成果是什么?
林剑:2024年6月18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和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张保群在首尔同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国防部国际政策官李承范共同主持召开首次中韩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双方介绍了各自外交安全政策,就中韩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同日,孙卫东副部长一行还会见了韩国外长赵兑烈。
双方重申重视和发展中韩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同意积极开展各层级各领域对话交流,通过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外交安全2+2对话、1.5轨对话等机制性对话加强沟通,提升政治互信,促进务实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双方同意加强地方、青年等交流,持续改善两国国民友好感情。中方就台湾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表明严正立场,要求韩方妥善处理。韩方重申尊重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没有变化。
中方指出,中国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以对话协商推动全球安全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中韩同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应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抵制经济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筑墙设垒”。
双方阐述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看法。中方强调,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中韩在内的各方共同利益。半岛形势发展的脉络和症结是清楚的,当务之急是给形势降温,避免对立对抗加剧,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中方一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在半岛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韩方提及朝俄交往合作。中方表示,朝俄作为友好近邻有交流合作、发展关系的正常需要,相关高层交往是两个主权国家的双边安排。中韩举行首次副部级外交安全对话,是着眼双边关系发展需要早已商定的安排,同其他国家间的交往没有特别关联。
彭博社记者: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拟访问日本、荷兰,要求两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增加新的限制,包括限制中国制造人工智能所需高端存储芯片的能力。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搞阵营对抗,甚至扩散到经贸科技领域,胁迫别国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
美国的做法实质是为维护自身霸权,剥夺中国正当发展的权利,为垄断价值链高端,人为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这种行径严重阻碍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最终将反噬自身,损人不利己。希望相关国家明辨是非,坚决抵制胁迫,共同维护公平、开放的国际经贸秩序,维护自身的长远利益。
湖北广电记者:我们注意到,今年5月,中欧班列单月运量创下历史新高。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今年以来,中欧班列不断创造亮眼成绩。上个月,中欧班列开行1724列,发送货物18.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和13%,创单月运量历史新高。也是在5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的数量突破9万列,货值超3800亿美元。上周,从重庆和义乌始发的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分别开行,将从中国到德国的运输时间缩短到13天左右。
一列列呼啸而过的班列满载着货物与希望,连接起中国与欧洲,不仅让世界看到共建“一带一路”的速度与活力,也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与开放。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在近期报告中密集上调对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