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厄瓜多尔使馆驳斥厄公民与发展基金会报告涉华不实言论
2022-10-18 12:35

12日,厄瓜多尔公民与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投资如何影响厄瓜多尔?》的报告,其中涉及诸多关于中国对厄融资的不实言论和恶意抹黑。对此,中国驻厄使馆特声明如下:

第一,中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从未强行向厄方提供贷款,中方所有贷款均应厄方主动申请而提供。中方向厄提供融资是出于两国友好,以帮助厄方推进国家建设、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从不强加于人,更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特别要指出的是,很多中方贷款都是在厄方急需融资,而国际市场对厄大门紧闭的时候提供的。正是因为中方的雪中送炭,厄才得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国际社会才增加了对厄信心,国际金融机构才愿向厄提供贷款。如果说中方提供了所谓“腐蚀性资金”,那么那些能提供“健康资金”的国家当时在哪里?

第二,关于中方贷款的利率和期限问题。中国金融机构向厄提供的主要是商业贷款,其利率水平介于6%-7%之间,低于厄方当时在国际市场的发债成本,也低于厄本国金融机构和在厄外资银行的利率。直接将中方商业贷款与多边金融机构融资利率相比,这是不公平的,因为两种融资的性质和资金来源都不一样。如果非要比较,报告也不应忽略中方提供的优惠贷款(利率2%)。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从理解厄方财政困境、支持厄方抗疫和推动经济复苏的角度出发,在2020年同意厄推迟偿还本金逾8亿美元,不久前又与厄政府就现有债务的展期、降息等事达成一致,使厄方在未来3年内减轻偿债压力逾14亿美元,减少利息支出达4000万美元。关于这点,拉索总统表示由衷感谢,厄政府亦已专门发公告说明。

第三,关于中方贷款的透明度问题。中国对厄融资坚持平等、透明、开放原则,双方达成的每一份贷款合同、每一笔资金安排都是平等协商的结果,完全依法合规,遵循市场规律,符合国际惯例,中方从不强加于人,更不会要求厄方以牺牲自身发展利益为代价。在厄财政部网站上,中方相关贷款的金额、利率、期限以及已履行完毕的贷款协议文本都可查询。如果说中方贷款不透明,请问报告中有关数据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

第四,中方贷款给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是缓解了厄流动性极为短缺的燃眉之急。10多年前厄在国际市场融资无门时,是中方及时施以援手,改善了厄外部融资环境,也让国际社会增强了对厄信心;新冠疫情期间厄财政告急时,又是中国有关银行同意厄推迟偿还逾8亿美元本金,使厄政府能将有限资金用于卫生领域。二是中方融资支持的项目极大拉动了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方贷款主要用于厄交通、电力、住房、教育、医院、公共卫生等领域,支持了600多个项目和社会发展计划。除了报告提到的多个水电站外,厄还有很多高压输电线、学校、医院、道路,都是用中方贷款所建。以中国企业投资的米拉多铜矿和承建的辛克雷水电站为例,截至2022年9月,中铁建铜冠(ECSA)已累计投资15.7亿美元用于米拉多铜矿的勘探开发、向厄政府预交资源税1亿美元、为厄创造各类税收收入逾8亿美元,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高达1.8亿美元,目前其创造直接就业岗位逾3000个、间接就业岗位1.5万个;辛克雷水电站发电量近400亿度,占同期厄全国发电量逾三成,为厄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也助厄由电力进口国成为电力出口国。如果没有中方贷款,厄基础设施水平将会是一个什么水平?如果前几年没有兴建这么多水电站,厄何时才能从一个电力进口国变成电力出口国?

除了中方银行商业贷款外,该报告还抨击中国政府对厄提供的发展性援助,其逻辑令人无法理解。中国官方援助的宗旨是帮助厄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厄经济社会进步,其性质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帮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近年来,中方援建了厄乔内医院,捐赠了370万剂新冠疫苗,还准备援建一批保障性住房和基宁德医院,这些都是与厄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性项目。如果说这些资金也具有“腐蚀性”,那么对厄进行“腐蚀”的其他大国还有很多,建议报告作者继续深入研究。

中厄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方愿根据厄方申请,继续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厄开展融资合作,助力厄加快实现疫后复苏和自主发展。同时,我们也乐见厄方从其他多、双边渠道获得更多融资。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厄瓜多尔共和国大使馆  版权所有